泗阳县中医院名老中医告诉您,这些病最适合看中医,以后别再乱投医了!

2021-02-26

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瑰宝,讲究“望、闻、问、切”,但是生活中有很多人在看病时,都会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生病时是应该看中医,还是该看西医呢?

今天的科普时间,我们有幸邀请泗阳县中医院名医堂专家,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人,省、市“名中医”石志乔老先生,给大家讲一下哪些疾病适合看中医,看中医时又有哪些注意事项?

本期嘉宾:石志乔,今年77岁,主任中医师,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人、江苏省名中医、宿迁市名中医。1968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行医52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泗阳及周边县市极具影响力;擅治中医内科、妇科及各种疑难杂症。先后在省内外及全国性医学杂志发表交流学术论文20余篇。医学专著《老中医经方歌括译释》《中医儿科学证方歌括》等两部。

这些病最适合看中医

妇科疾病

中医从整体调节妇科是一门强项。中医认为,妇科疾病大多是体内有瘀滞或血虚,采取疏肝补肾、养血活血等方法治疗,效果很好。

过敏性疾病

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一般属于免疫功能紊乱。由于免疫系统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用西药很难找到针对性,往往只能抑制免疫功能,停药后容易反复。而中医是跳出局部从整体来调节,认为过敏是由于正气相对不足,邪气入侵造成的,治疗无非是辅助正气,排出邪气,简单治疗即收到良好的效果。

脾胃病

中医认为脾主升,胃主降,用中药帮助调节脾胃升降,必要时配合疏肝,能很好地调节消化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西医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手段治疗感冒。通常细菌引起的感冒就是使用抗生素;如果是病毒性感染造成的感冒,基本上就靠等待了。但如果用中药辨证治疗,可能一两天就会痊愈。咳嗽、扁桃体炎、支气管炎等疾病也适合中医治疗,可以避免使用抗生素。

非器质性疾病

有些人平时容易出现疲劳乏力、精力不足、头晕目眩、口臭、便秘、心情烦躁等症状,虽然精神上很不舒服,但是经西医化验、拍片检查却发现不了明显的器质性异常。这些也是中医擅长的领域,可以针对这些症状选药,做到提早治疗,防止病情加重。

复杂慢性病

如慢性肾炎、风湿病、中风后遗症、肿瘤等,西医可能会采取激素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中医通过辨证选方,喝汤药或扎针灸,效果不错,对肝肾功能的损害也小,肿瘤患者配合内服中药还可以缓解化疗的毒副作用。

看中医前要做哪些准备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但很多人去看中医前,经常因为忽视了一些细节,而影响了中医师对病人气色、舌脉的观察,进而影响对病情的诊断。

1、上午尽量空腹看病

有些食物和饮料本身有颜色,进食后可能导致舌苔颜色的改变而影响医生对疾病的判断;进食后也会使脉搏加快,影响对脉诊的判断分析。此外空腹还便于患者做糖尿病的相关实验室检查,但一定要自备一些糖果、饼干等食品,以防发生低血糖时应急之用。

2、看病前不化妆

化妆后,其面、唇的真实颜色会有所变化,不利于望诊和对疾病的判断。可简单洗洗脸,但要注意刷牙时不能用牙刷刷洗舌苔。有些疾病舌苔往往比较厚粘,感觉很不舒服,但恰好是对疾病的重要判断依据。

3、到了医院先休息一会儿

先稍事休息以后进入诊室看病,并保持一种比较平和的心态。因为运动、生气后会引起脉搏、面部色泽、乃至语调的变化,不利于对疾病的正确判断。
 
4、如实向医生阐述病情

将自己病情及不舒服的感觉(如口干、口苦、疼痛、头晕。麻木、水肿、饮食、睡眠、大小便、月经、白带、性生活等)回忆一下,记不住可以用笔写下来如实提供给医生,因为往往有的患者在看完病后才想起还有某些症状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未说。有时某些难以启齿的情况也应该准确地提供给医生,这些对于医生综合了解病情,调整用药都非常重要。